- 丁俊萍;陈婉婉;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如何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推求和比较,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的思想武器。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人民幸福思想在4个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向:在实现人民幸福的主体力量上,从依靠少数圣贤到依靠劳动阶级的转向;在实现人民幸福的方式选择上,从社会改良到暴力革命的转向;在实现人民幸福的政权形式上,从民主共和政体到无产阶级专政的转向;在实现人民幸福的领导力量上,从资产阶级政党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转向。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人民幸福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不仅对当时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具有重要启示。
2025年03期 v.2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吴蕴君;
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天下情怀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胸怀天下的情感密码,是培育新时代青年崇高品质的精神养分。天下情怀蕴含着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解放全人类的使命担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天下情怀有助于青年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平衡以及国际视野与民族认同的耦合。高校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天下情怀,必须在深化思想内核、构建教育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使新时代青年更好地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使命。
2025年03期 v.28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峻;唐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相继涌现,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呈现明显的圈层化特点。基于相关文献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圈层化的主要特点及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交互动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使用呈现平台趋势,以兴趣圈层为核心的社交互动增强,算法推荐使社交圈层趋向同质化,社交互动的碎片化导致社交圈层的浅层化。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圈层化限制了大学生跨圈层社交,降低社交多样性;使大学生过度依赖线上社交,削弱线下社交能力;兴趣圈层化影响大学生现实社交群体选择,增强同质化现象;社交圈层封闭导致大学生社交孤立感,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现实社交活动减少,影响大学生未来社会适应能力。据此提出,应强化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加强跨圈层社交能力培养,提升网络社交自我控制能力,推动网络思政与社交行为引导相结合。
2025年03期 v.28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