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博;李冬冬;
基于2017年广昌县农户白莲绿色生产行为选择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有序Probit、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模型,分析耕地调整方式和耕地流转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耕地调整方式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影响显著。抓阄耕地调整方式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非抓阄耕地调整方式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不同耕地调整方式下耕地流转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影响的差异性显著。在抓阄耕地调整方式下,耕地流转、种植规模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调整周期则对其影响不显著;在非抓阄耕地调整方式下,调整周期、耕地流转、种植规模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创新耕地自治调整制度、健全耕地承包经营市场、推进绿色农业人才培养等对策,以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2020年03期 v.23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小惠;甘畅;王梦晗;王凯;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之间的长效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全国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旅游发展对贫困减缓影响的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影响的区域差异不显著,控制变量对贫困减缓影响的区域差异显著。据此,提出正视旅游减贫潜力以合理规避产业弊端,精准定位减贫重心以因地制宜实施帮扶,构建价值共同体以完善减贫外部条件等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更高效地作用于贫困减缓。
2020年03期 v.23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延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发展的新动能。从历史溯源看,振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也是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及未来价值的挖掘与肯定;从实践反思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面临着空心化、同质化、功利化等多重挑战;从价值引领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需要以发展文化生产力为基础,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发展主体的创新意识,自觉担当起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
2020年03期 v.23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卢素兰;
基于CMDS 2016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参与城乡医保统筹对农业流动人口长期迁移意愿的影响及其组群差异。研究发现:参与城乡医保统筹对农业流动人口长期迁移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参与城乡医保统筹对农业流动人口长期迁移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和区域差异。据此,提出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以稳步推进城乡医保统筹工作,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以引导农业流动人口合理就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以推进城乡医疗资源均等化,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从而实现包容性经济持续增长。
2020年03期 v.23 3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朱耿灿;张宝英;
采用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刻画空间溢出视角下文化差异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逐步增强,表现为当文化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差异阻碍投资,并且这种阻碍作用有逐步加强的趋势;文化差异对不同投资动机具有明显不同的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在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投资应注重市场规模、产品差异化,但要避免一味寻求劳动力成本优势等对策,以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0年03期 v.23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林清;林榅荷;苏月婵;戴心怡;
对影响尚卿乡农户直销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尚卿乡164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户个体特征方面,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直销有信心等变量负向影响农户直销模式的选择,参加过农户直销培训正向影响农户直销模式的选择。(2)农户家庭特征方面,家庭人口数显著负向影响农户采用直销模式,而家庭人均年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用直销模式。(3)在农户直销发展条件方面,已经通互联网、村有物流网点、家到乡镇时间均正向影响农户选择直销模式。(4)在政府扶持政策方面,政府宣传政策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用直销模式销售农产品。据此,从优化扶持政策、优化从业人员的素养、优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优化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管控等4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2020年03期 v.23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小宇;郑逸芳;许佳贤;
对我国典型农地流转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收益分配方式和运作风险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地流转的未来发展要因地制宜,以保障农户权益为根本,以完善配套措施和建设中介组织为重点,逐步降低农地流转风险、规范农地流转市场。
2020年03期 v.23 6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